她为什么看起来像男孩?
作者:杨迪
|
点击:
|
2017-08-31
——青春期性别认同的讨论
杨 迪
17岁的李雅是个女孩子,初次见面的人一定会把她当男孩:接近男性标准的短发遮住额头,深色宽大的衣裤,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戴一副黑框眼镜,人长得清秀周正,但是讲话的声音却是低沉的中音嗓。整个人找不出一丝女性的味道,举手投足间活脱脱一个假小子的模样。不仅仅外表如此,李雅的自我表象也是个如假包换的男孩。跟男孩子在一起,李雅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女孩,男孩子也没有把她当成女性,玩得跟哥们似的,还常常让人叫她哥哥。进入青春期的李雅,情窦初开,发现自己喜欢的是温柔的女性,她试着去接近心仪的女孩,却被无情地拒绝了。李雅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家庭关系中,妈妈占主导地位,爸爸只是一个影子。凡事都由妈妈做主,爸爸没有说话的份,夫妻关系也是吵吵闹闹的时候多。妈妈努力培养李雅,只是天不遂人心愿,李雅因为性别认同的困扰,一直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同性间的人际关系也很难正常建立。
跟李雅相反,16岁的王浩是个高中男生,中等个子,偏胖些。穿着打扮符合社会认同的性别角色,讲话声音慢悠悠的,他的困扰在于,他喜欢强壮的男性,希望得到他们的保护。但是现实往往不能如人意,当别人发现他一味地要求亲近时,就像避瘟疫一样躲着他。内向的王浩,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他2岁时,父母就因为性格不合而离异了。妈妈忙于工作,照顾小王浩的任务就落在了外婆和奶奶的身上。两位长辈对小王浩没得说,但是她们常常会在小王浩面前说些他爸爸的不是,尤其是外婆,经常会说些:你爸爸如何不好,你妈妈如何辛苦,将来长大要对妈妈好等等的话。小王浩在一个基本上是女性的环境中长大,性格很内向,不善表达,也不善于跟同龄人交往。直到进入青春期,才慢慢感觉到自己的的与众不同。他渴望强有力的男性的保护,常常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这些男同学。王浩的这些心理需求,显然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人际关系成了他的死角,他也常常因此痛苦不堪。
处于青春期的李雅和王浩,显然呈现了性别认同的困难。那么,什么是性别认同呢?影响性别认同的因素有哪些?
性别认同(或称性别同一性)是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比如,男孩子刚强,独立,有进取心,喜欢冒险。。。。。。女孩子温柔安静,善解人意,爱整洁,重视自己的外表。。。。。。穿着打扮上,男孩子简单,中性色为主,女孩子多样,暖色系为主等。性别认同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性别认同的主要因素有生理基础、家庭教养方式(成长环境)、社会文化影响等。性别认同障碍的生理因素,主要体现在染色体基因,大脑结构,激素水平的不同,比如有些男孩子的雌性激素过多,女孩子的雄性激素过多等。
排除生理原因,研究表明,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性别认同困难,跟家庭的教养方式及成长环境直接有关。因为从18个月开始,儿童就有了性别辨识的基本意识,3岁以后基本稳定,儿童在5岁时性别认同就达到94%,并且有85%的能够准确说出3条以上女孩子和男孩子的区别。有些家长因为孩子的性别跟自己的愿望不同,会不自觉地在孩子身上灌注自己的愿望,比如异性打扮以及行为上的异性要求。把男孩当女孩养,或把女孩当男孩养,都可能混淆孩子的性别意识,结果不但使他们失去对异性的吸引力,也影响到他们的同性关系。
心理学家比伯(Bieber,1976)认为,生活在母亲歇斯底里而父亲性格软弱的家庭中的孩子,最容易发生性别认同的困难。父母离异和母亲生活的孩子,男孩则因缺少父亲的“示范”,容易受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变得缺乏阳刚之气,成为所谓的“娘娘腔”。总之,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不平衡, 或者父亲母亲缺位,都无法让孩子通过模仿同性父母而达成自我性别的认同。上文中的两个案例,验证了比伯的理论。
社会文化对于性别认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男女平等的观念,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气质以及特点的影响上。过去对于男性女性的刻板印象,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女性也可以刚强和独立,男性也可以温和细心,比如暖男现象。特别是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出生的孩子,在养育方式上,行为要求上,男女的目标差异不大。在参与社会竞争方面,男女的差异也日益缩小。
需要说明的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也会出现一些类似同性恋的行为和中性的打扮。这是青少年在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性别认同,尝试更多的人际交往模式,是青春期的特有现象。一旦完成这样的探索,就会回归社会认同的性别角色。 所以对于中性打扮和所谓的伪娘现象,社会要有一定的包容度,同时引导青少年完成性别同一性的认同。另外,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有一段时间需要亲密的同性关系,这是发展异性关系的前奏。通过体验同性关系的亲密,发展建立异性亲密关系的能力。有些孩子这样的过程很快,有些孩子这样的过程相对慢些,对于相对慢些孩子,作为父母和老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贴标签。除了耐心地等待,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外,还要给予具体的人际交往方式的指导,帮助孩子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