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愤怒”
作者:陆建华
|
点击:
次
|
2017-08-31 12:33
如果搜索一下百度上的解释,愤怒是指因不满或敌意所引起的强烈情绪反应。一般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愤怒是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
愤怒被看作一种原始的情绪,它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着的。愤怒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较早。据认为,出生3个月的婴儿就有愤怒的表现。
比较上述对愤怒的不同描述,我们可能会对愤怒这种情绪有不同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愤怒的处理都采用了第一种描述中对愤怒的理解,认为是一种不好甚至不应该出现的 情绪,因些成人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强调小孩不应该表现出愤怒这种情绪来,即使不小心被激发出了这种情绪也必须尽快处理掉它。成人们不仅这样教育小孩,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愤怒被人们当作只是一种不好的、有破坏性的情绪而被严防死守,“制怒”、“忍”等对愤怒的处理方式显示出了人们对愤怒这种情绪的害怕。
人们之所以对愤怒这种情绪如此地抵触,极力地避免它的发生和呈现,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人们给愤怒冠上一些道德上的评判语而让人避之不及,好像给人一种刻板的印象:一个人成熟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应该有愤怒的。但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愤怒,我们往往会更关注愤怒背后所呈现的心理现象,就象另一种对愤怒的描述那样,当愿望不能实现呀为达到目的的行为受挫时引起了愤怒这种情绪,所以每当愤怒这种情绪出现时,情绪的背后暴露出来的是这个人内心的愿望、欲望、某些冲动和行为目的等,人们要避免愤怒情绪的呈现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人知道情绪背后的这些内心活动内容。
我们之所以这么害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或许和我们在幼年时的成长经历有关。当一个婴儿哭的时候,这哭的背后其实是在表达婴儿内心的需求,他可能是因为尿布湿了不舒服,也可能是因为饿了想吃奶。如果妈妈仔细观察婴儿种种情绪所传达的信息,妈妈们就会比较容易体察到婴儿内心想表达的愿望与需求。可惜的是许多妈妈一方面没有这样的意识,另一方面也缺少这样的耐心,更有可能是那位妈妈因为自己心烦意乱或没有能力去倾听婴儿的心声,所以要么会错了意,给了妈妈想给孩子而并不是孩子想要的,要么忽视孩子的信号,避免让妈妈自己更心烦意乱。如果孩子用生气、愤怒等所谓的负面情绪来表达内心感受时,妈妈们被这些负面情绪所左右,忽视了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用这样的情绪来表达内心的需求是不好的,甚至会觉得表达内心的感受与需求本身也是不好的,长大了以后,这个孩子在无意识中就会认同了上述想法。但是那些情绪却是自然而又本能的反应,内心的需求与愿望并不是轻易就可以抹灭的,当这些需求的动力越来越强烈时,内心的冲突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各种身心方面的症状也会随之而产生。而最可怕的是把那些内心的需求和愿望都统统搞没了的,表面上看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情绪,其实如果与这些人更亲近些就会发现,你在这样的人身上会感觉到了无生气,没有活力。行尸走肉是比较贴切的形容。
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发现,许多病人是很难面对自己愤怒的,他们一方面不允许自己有愤怒这样的情绪,另一方面当有愤怒情绪发生时又不知道如何调整和处理。这些病人往往为了防控愤怒而惴惴不安、焦虑不已,或是因为无法处理愤怒情绪而惊慌失控。压抑和隔离内心的愤怒是人们最常用的方式,还有许多人想通过某些方式的修炼,让自己不再产生任何愤怒、不满的情绪,想根本上做到本欲无求,以为这样就可以成事大吉,一劳永逸。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所有的情绪其实都是一种信号,提醒我们有某些“东西”触动了我们的内心。愤怒也是一种信号,如果我们愿意去觉察自己的愤怒,而不只是任其无节制的释放或象防洪水猛兽一样的压制,我们就能更多地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倾听到我们内在的需求与愿望,才可能有机会更好地关爱自己。
一个不管场合随时宣泄自己愤怒的人,看上去就好像一个爆炸的火药桶,不仅会烧灼了自己,也会吓跑了他人;而一个竭力压抑自己愤怒的人,他的内心里其实充满了愤怒,他不仅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不知哪一天会爆炸,而且还会是一颗带病的炸弹,因为在爆炸之前已经可能先摧残了自己。
对待愤怒,最人道的办法是去体察这些情绪,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了解愤怒,以及愤怒所传递的内心声音。当你的愤怒被你这么用心地体察与理解时,愤怒的能量就可能会转化,转化为一种对自己有益的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对自己内心声音的理解也会让自己有幸福的愉悦感。
只不过当愤怒产生时能随时体察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我们太习惯于原先对待愤怒的方式了,那是需要我们十分用心去修炼的功课,因为那关系到我们对幸福的体验。
相关内容
-
但凡一说到抑郁,就会容易让人想到或理解成抑郁症。也许是近几年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人太多,加上媒体的宣传,使人们谈抑郁而色变,以至于人们都不敢让自己有抑郁。
抑郁首先是一种情绪表现,如果一个人情绪低落、心情不能感受到快乐,对许多事情失去兴趣,思维也不象以前那么活跃而是有点反应迟钝,这说明这个人的情绪有点抑郁了。如果因此导致在许多精神、行为和身体上的反应与症状,比如出现自我评价过低、自责,不想去工作,不愿意与人交往;出现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性欲减退;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并且因此而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健全,给本人造成严重的痛苦等不良后果,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二周以上,我们才可以考虑诊断为抑郁症。
-
人格和人品,这是二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
通常我们说“我以我的人格担保”, 这里的人格其实指的是人品,一个人的品格,更多有道德上的意义。而心理学上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个性,或者说是一个人对情绪、情感、思维、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我们经常说的心理健康,其实主要是指人格健康,在健康人格基础上的心理协调能力,一个人格不够成熟健康的人就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
如果一个人攻击性强,往往会使他人感到害怕和讨厌,人们会离这个人远远的以免受其伤害。攻击这个词在不同的领域里会有不一样的解释,对攻击的描述与理解也会有所差异。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看攻击在人际关系中的意义。
攻击往往会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目前对攻击行为的经典定义是: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指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这种攻击可以是身体的也可是语言的,也以是直接的也可是间接的。
-
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因为丈夫的出轨而伤心不已,她觉得她的婚姻已经崩溃了,她的生命也随着婚姻的崩溃而失去了活力,活着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痛苦。因为丈夫的婚外情,她觉得自己完全是一个失败者,她没有勇气去社交,没有心思去工作,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出现了问题。而且她的情绪变得无法自控,经常会歇斯底里的发作,有时候会整夜的无法入睡,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他找了许多专家与医生,吃药打针,但无济于事,终于,她决定自杀。她的一个朋友劝告她说“你不能绝望,应该去寻求心理咨询。”虽然她对心理咨询师是否能解决她的问题充满怀疑,但她还是去了。几周以后,她又见到了她的朋友,看到她平静而又有活力的样子,朋友问“你看过心理咨询师了?”她回答“看了!”“那你的婚姻危机解决了吗?你的老公是否已经回心转意了?”“不,他还是那样,但我觉得那些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非常重要了。”心理咨询师并没有让他的老公回心转意,但却让她明白,她活着有着她自己独立的价值,而一个成长而独立的自我会对自己负责,会根据自己需要做出最适合的决定。所以在经历过婚姻和情感问题咨询的来访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进一步地了解和觉察了自己,并觉得自己从中得到了真正的成长。爱神的性格很有意思,你越是觉得没有他就活不好,你越难于得到爱;而你如果觉得没有他自己也一样会活得很好的时候,他就会追在你的后面。
-
真实的现实往往可能是残酷的,而当这种残酷的现实又那么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或许会比现实更加地残酷。人们之所以喜欢看蜗居,或许是喜欢那残酷带来的刺激感,也或许是因为那残酷背后的真实。在蜗居这部电视剧中,许多人物的不同特点以及所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与关系冲突,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找到了各自相似或熟悉的感觉,同时也找到了一个可以投射自己各种观念和情感的对象,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找到了合适的出口释放,在这样的情感投射中,每个看客自己也不自觉地成了蜗居中的一位主人公,体验着属于自己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