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的心理解析
作者:陆建华
|
点击:
次
|
2017-08-31 10:37
真实的现实往往可能是残酷的,而当这种残酷的现实又那么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或许会比现实更加地残酷。人们之所以喜欢看蜗居,或许是喜欢那残酷带来的刺激感,也或许是因为那残酷背后的真实。在蜗居这部电视剧中,许多人物的不同特点以及所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与关系冲突,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找到了各自相似或熟悉的感觉,同时也找到了一个可以投射自己各种观念和情感的对象,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找到了合适的出口释放,在这样的情感投射中,每个看客自己也不自觉地成了蜗居中的一位主人公,体验着属于自己的酸甜苦辣。
如果从现实的角度去看待这部片子,比较容易以社会化和道德化的思维去评判其中的对错得失,之所以对蜗居这部电视剧有那么多不同的声音,是因为那代表着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也反映着不同人内心的矛盾、冲突、挣扎、愤怒和不平,所以不同的人会在一部相同的片子中看到不同的东西,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历程是那么地不一样,这也许就是这部剧那么受欢迎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每个人都从其中看到了自己喜欢看到的东西和不愿意去看到的东西。
我愿意从心理的角度去体会这部剧,或许那也是蛮好玩的一件事。
一、海萍和海藻
在许多人的眼里,海萍更象是一个市井小女人,有点贪、有点作、有点霸道、有点死要面子,特别是在她和丈夫的关系上让许多人看着挺不舒服,甚至都会觉得娶这样一老婆会有点受虐的味道。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海萍的内心里其实一直有着一种深层的优越感,从一句“我想要个弟弟”的话才有了妹妹的出生这一点已经开始彰显出她内心的优越,虽然我们看到的是她如何照顾妹妹,如何象母亲一样地让妹妹十分地依赖自己,但正是这种种照顾,使她对妹妹有着绝对的支配和控制权,并且导制海藻只有在姐姐身边才会觉得是最安全的,即使会远离父母也必须要和姐姐在一起,并因此而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海萍想留在上海(江州)虽然有着意识层面上的种种理由,即使留在上海无法让她享受到在家乡那么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且也无法让丈夫可以在事业上有好的发展,但却只有留在上海才可以让她内心仍然保持潜意识中的优越,在上海的很多年中也正是这种感觉让她坚持在如此糟糕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中苦苦支撑,似乎在她的内心里,回到老家会使她在心理上变得一文不名,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身份也无法让她的内心更充实和安全,所以她不仅努力控制着自己,更努力控制着她周围和她有亲密关系的人。
海萍无法让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弱,似乎只有在自己亲人的面前才会稍示一点弱,只是每当她表现出弱的一面时,恰恰是她最控制的时候。对丈夫而言,由于一贯处于强势地位而无忧,所以她平时并不需要表现自己的弱,只有当强并不管用,或者当强会激发丈夫的强烈反抗时,偶尔的示弱在丈夫身上收到了奇效,就象用惯了大棒以后,偶尔给一根胡罗卜会极为有效一样,对苏淳这样的男人来说,在自愿受虐的状态下突然享受到了极度的温柔,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海萍的弱对海藻来说是有着极度杀伤力的!
海藻,在她的潜意识中早就种下了这样的意义:我是一个不该出生的人,之所以有我在这个世界上,那全是因为姐姐的功劳。一个因为母亲的节育避孕失败而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在她出生之前就已经注定了那份创伤的存在。母亲并不想要这个孩子,即使想要也是因为海萍想要一个弟弟、母亲以为一个强壮的弟弟可以照顾好姐姐才勉强保留了这个小生命。在父母的眼里,姐姐是一个敢说敢当敢冲也为的人,而海藻只是一个跟屁虫,完全没有自己的主意,完全无法为自己负责。从心理意义上来说,海藻在父母的眼里就是一个不可能有自我的人,或许在海藻的成长经历中,父母一直都没有让海藻拥有过自我,因为在父母的潜意识中或许一直都认为海藻是一个多余的人,虽然嘴上不说,而是在怀孕前后的所有心理活动中会明确有着这种潜意识的想法,不说并不等于不会传递,海藻的潜意识一定也会接收到父母的这种想法,虽然在她的意识上并不这样觉得,但她的潜意识却并不会否认这一点。正因为如此,她一直都是生活在一个没有自我的内心世界里,在她生活的二十多年中,她一直都压抑着自我的发展,她的内心里有一种对“被需要”的极度渴望,因为只有别人需要她,才会让她的自我觉得有存在的价值。所以当姐姐有困难时,海藻一定会是第一个跳出来试图去帮助姐姐的人,即使自己无力去帮助也会想尽办法去满足自己内心里被需要、有价值的愿望,而男朋友小贝是无法满足她这种渴望的,所以才有了给宋可以进入的机会。
宋的出现极度地满足了海藻内心的那份渴望,所有的一切都似乎证明她是那么有价值和被需要,在这时候,她不再是那个无意义的受精卵,而成了姐姐的救星、宋的最宠。海藻知道小贝有多爱她,但这份爱无法让海藻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无法证明当初父母不重视自己生命价值时有多么的错,虽然在意识中她一直都与小贝深爱着,但潜意识中却一直在寻找着深层需要的那份感觉,那是她内在的动力,或许她自己也无法解释清楚。与宋的感情虽然用爱也可以解释,但这份爱带给他的感受却与小贝的爱带给他的感受如此地不同。与小贝在一起只是习惯了相伴相处,而与宋却是那么地刻骨铭心牵肠挂肚,从现实的意义上来说是因为宋满足了她除了名份以外所有的需要,但从深层心理上来说,宋的出现满足的是她一直没有过的那份优越感,那份只有姐姐才有的优越感,只有当被一个人那么地需要、认同、渴望时,这份感觉才会让自己真切地体会到,而在这之前,海藻一直被这份感觉压抑了二十多年而无法让内心的自我可以抬头。
海藻从小把海萍当作内心的依靠,因为有着海萍的照顾,海藻似乎不需要自己有多少的努力,好象所有的一切都会有海萍罩着。但其实在海藻的内心深处却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姐姐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客体,虽然如此,在海藻的心里其实也极度渴望可能成为姐姐生命中最重要的客体,所以拯救姐姐就自然成了海藻义不容辞的责任,那怕搭上自己也无怨无悔。因此每当海萍有难时,也就是海萍表现出弱的一面时,海藻会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拯救的重任,只有这样,她才可以和姐姐一样成为家庭的重要一员,才不会被人看作是多余的人。虽然亲如姐妹,但潜意识中的竞争却无法被我们的意识所左右,我们的行为更多会被我们的潜意识所支配和左右着,而且很多时候还会毫不知情。
在心理上,海萍的成长表现在她放弃了自己的控制和优越感,而开始去放低身段做一个家庭老师,并让自己明白了并不只是自己被别人需要,她也是那么地需要别人,尤其是在情感上。而海藻的成长却是体现在经历上,自我价值感的体现会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特别是象海藻那样从完全的无自我到想体现自我的过程更是如此。
二、苏淳和小贝
苏淳在许多观众的眼里就是一个窝囊废,我们看到的都是他不能承担、没有进取心、没有能力等消极的表现,只是这样的感觉其实是在一个大背景下体现的,这个背景就是海萍的奋斗和要求。就像苏淳说的那样,如果毕业就回到了家乡,说不定他也已经混得不错了,至少也是一个副处级人物。但是他的个性决定了他的前程,换句话说,苏淳这样的男人似乎注定要娶海萍这样的女人,倒过来说或许更合适,海萍这样的女人自然会选择苏淳这样的男人。从现实层面去看时,我们会怪苏淳的不求上进,但从心理层面去看,海萍在潜意识里要找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只有和苏淳这样的男人在一起才不会损伤海萍内心的优越感,苏淳的不求上进与其说是他自己的无能造成的,还不如说是被海萍限制的。从深层心理来说,只有当海萍内心得到成长时,才会允许苏淳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二个人其实是一个平衡体,任何一方的失衡都可能会造成关系的破裂,因为对他们两夫妻来说,在心理上是各取所需而已,对方的存在体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就象施虐的人对受虐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存在,一种相互的需要。要改变这种内心无意识的潜在需要,只有各自的心理成长才可以达成,苏淳和海萍也恰恰是在各自成长后才逐渐走出那种互动的怪圈,重新开始了与以往不同的人生。所幸的是二个人的改变几乎是同步的,如果只是一个人的变化,或许这份关系就为因失衡而无法继续维持。
小贝一直是一个天真的男孩,至少很多人都这么认为,或许这也是许多人对80、90后年轻人的一种普遍看法。小贝的天真几乎都表现在对关系的理解和处理上,在他的想法中,关系只是二个人的事,那怕是恋爱、结婚这样的亲密关系也是如此。这或许与小贝是独生子女有关,如果在家庭中父母没有有意识地让孩子去体验一些简单关系以外的东西,而是为了保护孩子而刻意让孩子回避各种关系的存在,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都会把关系看的这么单纯和简单,因为他从小就体验着这么简单的关系,没有竞争、没有压力,只有全部的关心和爱,在家庭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简单的关系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小贝在竞争面前是无力的,因为那不是他熟悉的模式。虽然从道德层面来看海藻的行为会被很多人看作是一种背叛,但在心理层面来说,小贝遇到的是一种关系上的竞争和挑战,情感的排他性是一方面,而关系的竞争性却是更深层的。一个生活在无竞争家庭中的孩子,对竞争自然会无意识地回避,因为那是他不熟悉的甚至是恐惧的东西,虽然小贝事后努力让自己可以去接受这样的挑战,但内心却根本无力去承受这一切,因为那份无力感是小贝意识中一直努力在回避的东西,他不会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这种无力,所以离开就成了保护自己最好的防御。我们要去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缺失的东西时是很难的,因为那会让我们象面对残酷的现实一样地残酷,或许比这种残酷更甚、更难面对。
小贝会在二个人的关系体现出他的优势,只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份关系只能在单纯的环境中,或者说是在温室中,任何外在关系的挑战都会影响到二人关系,哪怕只是姐妹之间的关系。
三、宋思明
对待宋思明的态度是所有观众最纠结的,也是分歧最大的。或许可以这么说,蜗居这部剧最大的看点其实就是宋思明和海藻,倒并不是因为他们二个人的关系,而是因为这二个人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二种人格特点。
宋思明在心理上是成熟的,无论在人际关系、人际界限、对自我的了解等方面,他都表现出了足够成熟的一面,这与海藻的不成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宋思明就好象是在看一个我们理想中的客体一样,让人向往,但又让人嫉恨,因为一般大众无法达到这样的成熟度,而看海藻又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不同的自己,因为我们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青涩和不成熟,看到这样一个不成熟的海藻会让自己有种庆幸,潜意识中的庆幸,庆幸自己比她更成熟一些,当然有些人也会在海藻身上看到自己所具有的而引起内心的共鸣,甚至会有人希望可以象她那样地不成熟。
宋思明其实一直活得很沉重,这种沉重来自于他内心,也来自于他的家庭。弟弟的谦让才成就了宋的一切,宋一直活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内心里对弟弟充满着愧疚。而秘书的工作本又是一个需要压抑自己个性的工作,忍,在所有的上级面前必须忍着,忍着自己的抱负、忍着自己的想法、忍着自己的欲望,哪怕自己能力最强、学富八斗你也只有忍着,因为不忍着守不到云开日出,守不到扬眉吐气。忍就是一种压抑,压抑久了总会需要有地方可以释放自己内心的能量,老婆是承接他这份释放的首选对象,也正因为如此,宋一直把老婆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因为那是一个可以共甘苦的女人,但随着年龄的变化和环境的变迁,女人自然也有自己的需要和欲求,你不可能让一个女人一辈子无怨无悔地承受着你而不去释放自己内心的压抑,因此宋对待老婆在情感上的态度总会有一天会激发她内心的愤恨和不满,而且一旦被激发时这股能量绝不可以被小视。
海藻是宋思明的天空,自由的天空。当一个人心理的能量被压抑的太久时,如果不释放就会把人变成猥琐,或者用各种神经症的症状来表达内心的冲突,而释放时总会用二种不同的渠道来进行,一是通过寻求性的满足来转换内心的能量,二是通过攻击来释放。宋内心的道德要求注定了他无法让自己像其他男人那样去随便寻花问柳,一个寄托他内心渴望和激起他无限想象的海藻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不仅仅需要性,更需要一种情感寄托下的性,由于压抑得太久,释放时的冲击也会是最大的,甚至可能会因为这种释放而冲击他一直所使用的防御,当防御有缺口时弱点也同时会暴露,而在他这个位置上这一小点防御的缺口就可能会要了他的命。与其说宋最后走的是一条犯罪的道路,倒不如说他其实一直在寻求攻击能量释放的出口,一般人会选择与人起冲突等来释放这份攻击,但宋不同,他追求的是更高级的形式,那就是对整个社会的攻击,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他的内心回归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只是那样的方式实在太过冒险,加上因他自动打开的缺口,导致了他被自己击败在地。
宋的心理是成熟的,但成熟的心理并不一定就一直是健康的,健康的心理需要让自己内心的能量可以合理的流动,成熟的防御只有向更健康和高级的防御转化时,才会健康地平衡自己的内心,升华是一种更健康的防御方式,信念是升华合适的工具和目标,至少对宋来说是如此。宋可能潜意识中只是想着内心欲求的满足,却并不想要寻找一个可以被社会要求接受的载体,因此当他的攻击能量大量释放时就只有冒险,就象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释放成功就会变成一条龙,而不成时就只有把自己毁灭了。
四、爱情和房子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爱情是神圣而纯洁的,爱情里容不得任何物欲的东西,不然爱情就好象会变了味一样地让人失望。但是许多人可能会忘记了这样一个真实,那就是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并不只是这个人让我们有爱意,而是这个人身上所拥有的一些味道让我们爱不释手。而之所以这个人身上拥有那些味道,除了这个人本身的生物特性以外,还与这个的经历、气质、品性、人格特点等有关,但要组成这一些特点,就肯定会与这个人所拥有的经历等相关。所以更客观地说,我们爱一个人,其实就是在爱这个人的所拥有的味道。
金钱、地位、学历、经历等都会让一个人拥有各种不同的味道,只是时间久了,这些味道已经内化为这个人的人格,对外散发出叫做气质的迷人的东西。就象有人喜欢吃醋萝卜的味道,但不会光喜欢吃醋一样,醋萝卜好吃,那是因为醋已经让萝卜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质,没有醋,萝卜只是萝卜而已。
海萍选择苏淳,是因为海萍本来就喜欢苏淳的味道,一个懦弱的苏淳满足了海萍内心的欲望,即使苏淳再怎么不行,海萍也无法离得开他,情感是一个因素,而潜意识中那自己喜欢而又熟悉的味道或许才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
小贝和海藻就象二个新鲜的萝卜遇到了一起,鲜萝卜自然会有鲜萝卜的味道,单纯、清爽,只是贝萝卜不仅一直希望自己保留着那份清纯,还希望藻萝卜也永远如此。小贝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内心那份单纯的关系,因为他只适合单纯,无法让自己一下子就具备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所以当藻萝卜变成醋萝卜以后,醋萝卜的味道已经让贝萝卜无法适应和接受,对小贝来说,这份接受是痛苦的,而改变贝萝卜味道的过程可能会更痛苦,所以萝卜们只有各自寻找自己合适的归宿。
宋思明让许多女人爱恨交加,爱是因为苏身上具有十分丰富的味道,这份丰富可以满足大多数女人对味道的渴望,而恨却是因为得不到,渴而不得是最难受的事,更何况还让那么一个藻丫头得到了,凭什么?
房子在心理上经常代表一个人内心的自我,拥有一座自己的房子就好象拥有一个稳定安全的自我一样,海萍对房子的向往似乎更说明了这一点。希望可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现实意义上来说是十分自然的事,因为那可以让自己觉得舒适、安全、有成就感等,拥有一套房子会有许多现实的功能,也可以从拥有房子开始去实现拥有其他的可能,比如爱情和婚姻。而如果一个人对不能拥有自己的房子表现出很强的焦虑,这个人或许在心理上是缺少自我价值认同感的。国人为拥有一套房子而如此努力如此奋斗,房子之所以成为国人心头的大痛,或许是因为国人的自我还没有发展到相对成熟的程度,这也许与国人一向来缺少自我的觉醒有关,而当有一天自我刚开始觉醒时,那份还较弱的自我是需要一个外在的意象来保护的,房子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象征,所以我为房狂也顺理成章了。
五、作家和导演
作家和导演一样,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会投射出他们自己内心的冲突、欲望和价值观等,投射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管这个人是如何地成功与成熟,所以看一个作家和导演的作品也自然可以了解他们的内心。
蜗居虽然以房子、房奴等题材为焦点,但这部剧中真正的焦点却是宋思明和海藻的情感线,因为所有剧情的发展都围绕着这根线来展开和引申,如果把这些引申看作是作家和导演的自由联想的话,那这些联想的核心其实还是那份感情的纠结,而情感其实是代表了内心的欲望而已。
作家一方面赋予了宋思明所有理想客体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却同时让这个人物陷入到了被道德批判的境地,这样的处理反映出作家内心的矛盾冲突,似乎她也一方面希望可以表现得成熟和理想,但内心的超我却不能接受自己可以那么的成熟和理想,当有这样的愿望时就会被内心的道德狠狠地惩罚一下,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内心的安定一样。
宋和海藻的婚外情从一开始就被描写的让人觉得是一种渴望的代表,因为对双方内心情感的刻画是如此的真实和细腻,以至于在网上很多网友被引导着去讨论他们的感情是不是真爱上,可见这段感情引发了多少人内心的共鸣与冲击。如果把这比做是一个人本我的需要的话,这个人内心的超我(道德与社会的要求等)部分是不允许存在这样的情感满足的,道德会迫使这个人的自我处于极度的矛盾和冲突当中。由于这份无法承受的重,自我选择了惩罚,作家用宋的毁灭和海藻的悲惨完成了这个惩罚的过程。只是这种惩罚释放了作家内心强烈的超我要求,让海藻不仅没有了孩子,而且还连带着失去了子宫,这份惩罚真的够狠的,内心对婚外情和二奶的深仇大恨也表露无疑。一个失去子宫的二奶已经没有奶了,也不可能再有孕育,可是孩子何罪,子宫又有何罪呢,或许在作家的内心深处,有罪的并不是孩子和子宫,而是内心深处那份欲望和冲动,作家要毁灭的或许是内心的那份欲求吧,只是这样的毁灭真的是够彻底的,连种子都无法留下也无法再有机会留下了。
人性又一次被我们内心的超我战胜了,爽是爽了,只是苦了人性,还需要重新去寻求孕育的基地,那又是一次见不到头的苦旅。
相关内容
-
如果搜索一下百度上的解释,愤怒是指因不满或敌意所引起的强烈情绪反应。一般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愤怒是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
愤怒被看作一种原始的情绪,它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着的。愤怒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较早。据认为,出生3个月的婴儿就有愤怒的表现
-
但凡一说到抑郁,就会容易让人想到或理解成抑郁症。也许是近几年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人太多,加上媒体的宣传,使人们谈抑郁而色变,以至于人们都不敢让自己有抑郁。
抑郁首先是一种情绪表现,如果一个人情绪低落、心情不能感受到快乐,对许多事情失去兴趣,思维也不象以前那么活跃而是有点反应迟钝,这说明这个人的情绪有点抑郁了。如果因此导致在许多精神、行为和身体上的反应与症状,比如出现自我评价过低、自责,不想去工作,不愿意与人交往;出现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性欲减退;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并且因此而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健全,给本人造成严重的痛苦等不良后果,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二周以上,我们才可以考虑诊断为抑郁症。
-
人格和人品,这是二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
通常我们说“我以我的人格担保”, 这里的人格其实指的是人品,一个人的品格,更多有道德上的意义。而心理学上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个性,或者说是一个人对情绪、情感、思维、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我们经常说的心理健康,其实主要是指人格健康,在健康人格基础上的心理协调能力,一个人格不够成熟健康的人就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
如果一个人攻击性强,往往会使他人感到害怕和讨厌,人们会离这个人远远的以免受其伤害。攻击这个词在不同的领域里会有不一样的解释,对攻击的描述与理解也会有所差异。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看攻击在人际关系中的意义。
攻击往往会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目前对攻击行为的经典定义是: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指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这种攻击可以是身体的也可是语言的,也以是直接的也可是间接的。
-
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因为丈夫的出轨而伤心不已,她觉得她的婚姻已经崩溃了,她的生命也随着婚姻的崩溃而失去了活力,活着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痛苦。因为丈夫的婚外情,她觉得自己完全是一个失败者,她没有勇气去社交,没有心思去工作,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出现了问题。而且她的情绪变得无法自控,经常会歇斯底里的发作,有时候会整夜的无法入睡,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他找了许多专家与医生,吃药打针,但无济于事,终于,她决定自杀。她的一个朋友劝告她说“你不能绝望,应该去寻求心理咨询。”虽然她对心理咨询师是否能解决她的问题充满怀疑,但她还是去了。几周以后,她又见到了她的朋友,看到她平静而又有活力的样子,朋友问“你看过心理咨询师了?”她回答“看了!”“那你的婚姻危机解决了吗?你的老公是否已经回心转意了?”“不,他还是那样,但我觉得那些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非常重要了。”心理咨询师并没有让他的老公回心转意,但却让她明白,她活着有着她自己独立的价值,而一个成长而独立的自我会对自己负责,会根据自己需要做出最适合的决定。所以在经历过婚姻和情感问题咨询的来访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进一步地了解和觉察了自己,并觉得自己从中得到了真正的成长。爱神的性格很有意思,你越是觉得没有他就活不好,你越难于得到爱;而你如果觉得没有他自己也一样会活得很好的时候,他就会追在你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