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指导教育要合适而具体

作者:杨迪 | 点击: | 2017-08-31 10:42
场景一  茫然的欣欣
 
 欣欣下半年就要成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妈妈忍不住对欣欣说:“你要好好学习啊,要努力,才会有好的成绩,你看你,努力了成绩就好了,不努力,成绩就差了,记住哦,要努力啊。”欣欣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后来有个老师问欣欣:什么叫努力啊?欣欣不好意思地摇摇头。但是欣欣会在成绩下降时,做自我批评:我不够努力啊。尽管欣欣学会了“努力”这个词,但是对于什么才是努力根本不明白,所以欣欣的成绩总是不稳定,上不去。
 
场景二  不服的刘枫
 
  放学后,四年级的刘枫跟同学一起在小区的草坪上玩,大家追追打打,好不开心。刚巧刘枫的爸爸下班回家了,看到自己的儿子居然跟一帮学习成绩不怎样的孩子玩,无名火就大了,他大喝一声:“刘枫,回家去”。刘枫只好撅着嘴乖乖地走了。回到家,自然是一通教育:“你怎么能跟这样的同学做朋友呢?你要有上进心啊。你怎么不跟成绩好的同学玩呢?”刘枫一脸的不服。在家长的高压下,刘枫慢慢地变得孤僻,难以跟人交流了。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相信80%以上的家长都进行过这样的教育。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家长想到的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这个原因,可以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而不顾孩子是否能承受;可以每天在饭桌上、睡觉前、上学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啊,直到孩子根本听不进,还在坚持不懈。当我们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地教育着孩子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教育合适吗?当我们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的时候,是否忽略了孩子脸上的茫然和不服?
孩子的成长如同一棵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一定有他自己的规律和需要。作为首任教育者的家长,需要了解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才能做到避免空洞说教,让孩子乐于接受,真正对孩子有切合实际的帮助呢?
首先是,家长要努力克服焦虑的情绪,不作攀比,以平和的心态培养孩子的竞争实力。
有不少的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心里会有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恐慌,生怕自己的孩子比不过人家。特别是那句被扭曲的名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攀比的金科玉律,带给孩子的是一种违背科学和规律的压迫。辗转于各种学习班的孩子们,没有自己的空间,身心得不到休息和恢复,这种消耗和压榨性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无法也没有时间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厌学、逃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的是节奏和耐力,如果我们让孩子在马拉松赛跑刚刚开始时,就像百米冲刺那样,那才是真正的输在了起跑线上。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机,也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家长要努力保持平和的心态,放弃攀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积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
   其次是,家长要遵循孩子的思维发展规律,给予合适的指导。
 欣欣的茫然,是由于家长的空洞说教造成的。科学研究表明,小学年段的孩子,正处于具象思维想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是小学低年段的孩子,因为思维还处于具体的,形象的模式上,对于“努力”“认真”“刻苦”之类的概念性词汇,缺乏具体的认知,所以才会在家长的“努力”面前,表现得茫然和无助。此时的孩子虽然知道要努力学习,但不知道怎样才是努力学习,所以教育的效果往往是两头不着调——孩子气馁,家长焦虑。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需要家长学习一点科学教育知识,掌握一些教育方法,给予孩子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和建议。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要了解具体的问题,具体到每个错题是怎么发生的;跟孩子一起探究错题的原因;同时了解最近一段时间是否有困扰孩子的其他问题存在等等;肯定孩子某个具体的行为,比如,孩子很安静地看书,字写得很工整等,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并告诉孩子这就是认真的态度。针对具体问题给与帮助指导,可以避免抽象、空洞的说教,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充分的自信心。
 
再者,家长要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体验孩子的情感,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
 
相信很多家长会以自己能够猜透孩子的心思而自豪,认为自己是能够读懂孩子的。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这个事例很有趣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个4岁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很认真地跟妈妈说:我长大要当科学家,但是我不知道科学家的路在哪里?妈妈听了当然高兴啊,瞧咱这孩子多聪明。于是就乐呵呵地对孩子说:“你长大要当科学家啊,就先要经过小学,然后中学,然后大学的学习,才能当科学家。”孩子又说:我知道啊,但是我不知道科学家去上班的路在哪里?妈妈恍然大悟,发现自己居然完全没有读懂孩子的意思。其实这样的误会,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真的是很多很多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受到智力发展的影响,跟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在成人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运作下,家长很容易按自己的理解去理解孩子。上文的刘枫爸爸,在对待孩子交友的问题上,就是以成人的标准在强求孩子。他简单地用成绩将孩子划分成好孩子和坏孩子,粗暴地干涉孩子的交友,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情感。如果刘枫爸爸能够进入孩子的世界,去关注孩子交友的真正意义,估计一定不会出此下策的。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在孩子面前,你要蹲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平等的表达,更重要的是,你能够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如果你能蹲下来,那么,你给予孩子的帮助,一定是合适可行的,具体可操作的。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十分有利的。
                 此文发表于《家庭教育》杂志

相关内容